4月9日熱血無賴有時按鍵不管用,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網宜賓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人員正在220千伏白沙變電站緊張地忙碌著,為即將開始的“大搬家”工程作最后的準備。
這項投資一億元的大工程涉及2座發電廠、15座變電站、12條220千伏線路,地域包括宜賓、瀘州及全川,將調集330余人分5個階段實施。
4月11日,宜賓電網史上最大檢修工程正式開工。四川550千伏雙環線網絡所屬的宜賓四條220千伏線路為服務全省唯一的國家級臨港開發區建設全部遷移,直接為臨港區、開發區讓出土地4千多畝。
昔日荒地變身核心寶地
宜賓供電公司工程師曾德君介紹說,四條220千伏線路分為沙高南北線、沙江南北線,屬同塔雙回線路,始建于1993年,是國家“八五”期間重點工程黃桷莊電廠的輸出線路。
220千伏沙高南北線起于220千伏臨港區白沙變電站,止于220千伏南溪高石變電站,通過高石站又與瀘州電網相聯。220千伏沙江南北線起于220千伏臨港區白沙變電站,止于220千伏南岸江南變電站。兩線均是宜賓電網大動脈,也是宜賓連接瀘州的四川500千伏網架雙環網中重要線路。
據悉,成立于2009年的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四川省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范圍為193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建設的“一樞紐、三中心、四基地”戰略中心,是西部綜合交通樞紐重要的水運樞紐及重要的物資集散功能區和西部現代制造業基地。2013年,臨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實現了6.04萬標箱,年均增幅超過180%,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0億元,同比增長40%;2014年,將力爭5個年產值超百億的項目落地,未來將實現固定資產和產值的“雙千億”。
四條220千伏線路建設投運多穿越極偏遠的荒地。近年來,隨著臨港區建設持續提速,穿越地已變身臨港區建設用地的核心,成為嚴重制約臨港區建設和發展的瓶頸。
電網大動脈讓路地方建設
為支持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建設,給臨港區建設騰出用地,按照宜賓市總體規劃和要求,四川省電力公司、宜賓供電公司共同擬定了線路遷改方案。由于四條220kv線路為宜賓電網大動脈與宜賓連接瀘州四川500千伏網架雙環網中的重要線路,事關宜賓、瀘州兩地安全可靠發送電,直接影響全川電網運行安全,宜賓供電公司對該方案五個階段中9個專業、62個預期風險進行了全面分析,確定了80項預控措施,獲得宜賓市經信委批準。
“根據遷改方案,為保障本次遷改和檢修工作的順利實施,四川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于3月30日安排瀘州方山電廠一臺60萬千瓦發電機組停機配合,直至220千伏沙江南北線的遷改工作結束。在此期間,瀘州方山電廠將減少發電2.76億度,減少發電收入1.5億元。同時,為保障本次遷改和檢修期間宜賓市電力的安全可靠供應,4月8日還臨時安排了宜賓黃桷莊電廠一臺20萬千瓦發電機組開機運行,本次臨時開機將增加油電煤水成本100萬元以上。”宜賓電力調控中心副主任陳旭鋒說。
為將建設影響降至最低值,宜賓供電公司從去年12月即開始做準備工作。4月11日工程正式開始后,宜賓供電公司將在8個工作日內完成第一批鐵塔遷改和新舊輸電線路替換工程。遷改期間,白沙變電站220千伏母線需要停電,所有電力負荷將通過110千伏電網供應,基本不影響市民正常用電。
遷改期間,宜賓供電公司將24小時不間斷對高石變電站至瀘州玉觀變電站等12條220千伏輸電線路和宜賓電網19條110千伏輸電線路開展特殊巡視,以確保可靠供電。同時,白沙變電站將更換于1993年投運的部分電力設備,又將進一步增強未來宜賓電網的供電能力和可靠性。
據悉,“大搬家”工程工期約150天,預計7月底全部完工。線路遷移后,總長度雖增加2740米,但直接為臨港區節省土地約4千余畝,將有力促進臨港區的開發建設。
來自:大眾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