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記者從市扶貧辦了解到,前三季度我市高山生態扶貧搬遷推進順利,其中已下達的專項扶貧資金達到5.44億元,已簽訂搬遷協議4.97萬人,搬遷貧困人口4.5萬人,專項扶貧搬遷取得階段性成果。
目前,我市農村貧困群眾約有200萬人,大量貧困戶還生活在武陵山、秦巴山高海拔地區。惡劣的自然條件,落后的基礎設施,一直阻礙著山區群眾脫貧致富。從2013年起,我市進一步強化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50萬人的搬遷工程,其中涉及貧困戶15萬人,以此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并通過搬遷產業配套發展,真正斬斷“窮根”。
任務下達后,市扶貧辦全力整合資源,形成扶貧搬遷合力,例如,在資金的整合上,市扶貧辦除將專項扶貧資金的5億多元集中投入到扶貧搬遷外,還把產業扶貧資金、雨露計劃創業培訓資金、小額到戶貸款和互助資金等進行打捆,重點用于支持扶貧搬遷。
在這樣的力度下,以搬遷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扶貧推進順利,1-9月僅專項扶貧資金就已下達5.44億元,已簽訂搬遷協議4.97萬人,搬遷貧困人口4.5萬人,全年目標任務可如期完成。
市扶貧辦負責人稱,為確保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他們始終堅持了一手抓扶貧搬遷,一手抓扶貧開發,特別是每年安排1億元資金,重點支持搬遷戶利用貧困地區海拔高、氣候涼爽和居住條件已改善的優勢,大力發展避暑休閑鄉村旅游――今年夏天,160多個集中安置點共接待避暑游客400多萬人次,戶均收入達3萬多元。
下一步,市扶貧辦除繼續著力培育以鄉村旅游為重點的扶貧產業外,還將把扶貧搬遷與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農村飲用水、環境保護等工程結合起來,確保貧困群眾和特殊貧困人口搬出大山。
來自:廣州大眾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