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加裝座椅電梯有難度
發布時間:2016-9-20 14:40:04 作者: xinwen 瀏覽: 1038,1,0 標簽:
“上不去,下不來”,是6樓及6樓以上沒有座椅電梯的住宅樓居民生活寫照。由于眾口難調和資金難籌等原因,住宅樓加裝座椅電梯成為空談。如今,山東省政府出臺意見指出,可采用“住戶拿一點、財政補一點、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適當補償”方式,在有條件小區或部分樓棟進行試點。日前,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針對既有住宅加裝座椅電梯,目前臨沂還沒有詳細規定。 調查: 樓太高行動不便高齡產婦無奈搬家 家住河東區某家屬院的孫女士,今年年初懷上了二胎。但是由于居住在6樓,隨著行動越來越不便,今年40歲的“高齡產婦”孫女士沒法天天爬6樓,只好又買了房子搬到別處去住了。 孫女士的丈夫告訴記者,別說孕婦了,就是他每次爬樓,也得氣喘吁吁地才能到家。為了少爬樓,他們兩口子中午下班后選擇在單位吃工作餐,在辦公室午休。“大夏天的,爬到6樓實在太費勁了。”孫女士的丈夫說。 “沒懷孕之前,爬到6樓就挺累的,后來肚子越來越大,爬個樓梯還得捧著肚子,實在太累了。”孫女士說。今年上半年聽說對門的鄰居也懷孕了,兩家曾商量是否給自家居民樓加裝座椅電梯。但商量了半天,考慮到各種問題就放棄了。后來,孫女士一家在其他小區買了一套帶座椅電梯的房子搬走了。 “當時圖便宜買下這套位于頂樓的房子,住進來才發現,沒有座椅電梯對生活的影響竟如此之大。”家住市區鑫盛家園6樓的張先生嘆息著說。“只要上來了就不想下去,下去了就不想上來。”張先生的奶奶今年78歲,只有家人下班回家攙著老人,老人才有機會下樓走一走,平時只能窩在家里。“我們平時買菜也是一次性買好三五天的份量,省得還得天天下樓買菜,往樓上提東西。”張先生說。 采訪中,記者發現,6樓及6樓以上多層沒有安裝座椅電梯的現象,普遍存在于市區一些老舊小區以及還建社區。除了出行不便以外,記者還發現,沒有座椅電梯也給一些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增加了難度。像孕婦以及腦溢血、心力衰竭等病癥的患者,必須采用半臥在擔架上或椅子上的方式抬下樓,這對于6樓及6樓以上沒有座椅電梯的住戶來說,增加了搬運的難度。 高層支持低層反對鄰里意見難統一 “安裝座椅電梯確實很方便,我們很支持,但是樓層低的不一定會同意。”孫女士說,當時放棄加裝座椅電梯,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于不同樓層住戶對座椅電梯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對加裝座椅電梯意見不一。大部分居住在4層以上的居民呼聲很高,相對的,3層以下的居民反應相對冷淡,甚至還有人極力反對。 一邊高層住戶對加裝座椅電梯需求迫切,另一邊低層住戶“用不著”,協調難成了既有住宅加裝座椅電梯的一道難題。 聞聽外地已開始試點給舊樓裝座椅電梯,家住6樓的孟大爺充滿了期待。“年輕人爬幾層樓還行,我們老年人上下樓真不方便。” 他說,小區里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沒法自行下樓,再不加裝座椅電梯的話,將有更多的老人被“囚禁”在家。 “我們這個樓層實在用不著座椅電梯,天天爬樓梯,鍛煉身體還挺好的。”家住多層小區2樓的崔女士,對于多層樓房加裝座椅電梯的事表示反對。“